在高并发系统中,redis缓存的超时失效机制常常面临挑战。本文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,分析了在第三方接口数据上传校验中,使用Redis缓存记录一小时内上传数据量,却出现部分缓存数据永久存在的问题。
问题背景: 系统需要限制第三方接口在一小时内的数据上传量。开发者利用Redis缓存,设置一小时的超时时间。然而,在高并发场景下,部分Redis实例的缓存数据未能按预期失效,而是永久保留。
问题分析: 根本原因在于高并发环境下的竞争条件。多个线程同时访问Redis时,可能出现以下情况:线程A读取到缓存数据,但在执行自增操作(incr命令)前,缓存数据已过期。这时,线程A的incr命令会创建一个新的键值对,值设为1,但未重新设置过期时间,导致该键值对永久存在。
解决方案: 为了避免竞争条件,建议优化代码逻辑,直接使用Redis的incr命令,并根据返回值判断是否需要设置过期时间。如果incr命令返回1,表示该键值对是新创建的,需要设置过期时间;如果返回大于1,则表示键值对已存在,无需额外操作。 这种方法确保即使在incr命令执行前缓存已过期,也能正确设置过期时间,有效防止缓存数据永久存在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