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选择MySQL和Redis数据一致性的方案:延迟双删与先改数据库再删缓存的区别与适用场景?

如何选择MySQL和Redis数据一致性的方案:延迟双删与先改数据库再删缓存的区别与适用场景?

mysqlredis数据一致性:延迟双删与先改库后删缓存的比较

处理MySQL和redis数据一致性时,”延迟双删”和”先改库后删缓存”是两种常见策略,各有优劣,适用场景不同。本文将详细分析二者的区别及适用情况。

延迟双删详解

延迟双删是在”先改库后删缓存”的基础上,增加一个延迟删除步骤,以确保最终一致性。其核心在于避免缓存失效期间,旧数据被重新写入缓存。

具体而言,若缓存失效,另一个请求会读取数据库。如果数据库修改和缓存删除已完成,但新数据尚未写入缓存,则旧数据会被写入缓存,导致不一致。延迟双删通过两次删除缓存,确保新数据及时更新到缓存中。

先改库后删缓存详解

“先改库后删缓存”更为直接:先修改数据库,再立即删除缓存。其逻辑依赖于缓存读取机制:缓存缺失时,应用会从数据库读取数据并更新缓存。因此,修改数据库后立即删除缓存,可确保下次读取到新数据。

适用场景分析

延迟双删适用场景:

  • 并发读写场景: 高并发下,缓存失效和数据修改同时发生的概率增高,延迟双删能有效避免数据不一致。
  • 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场景: 金融、订单等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业务,延迟双删提供更可靠的保障。

先改库后删缓存适用场景:

  • 读多写少场景: 缓存失效和数据修改同时发生的概率较低,直接删除缓存即可满足一致性需求。
  • 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场景: 此方案能更快地反映数据变化。

行业主流方案

目前,”先改库后删缓存”更为普遍。其实现简单,在大多数场景下都能满足一致性要求。但在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场景,”延迟双删”更适用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